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5-02 21:27:22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針對乙肝治療有很多藥品,不同藥品制作工藝和設計原理都是不同的。例如,國內外認可的核苷類藥物(NAs)和干擾素(IFN)就存在明顯不同,小番健康簡單介紹關于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以及PEG-IFN-α2a。它們都是目前治療乙肝的一線藥物。核苷類藥物主要在胞質中起到強效抑制作用,所以,核苷類藥物往往療程比較長,有的情況需要終身服藥。
從原理上,核苷類藥物只能抑制病毒復制,不能對肝細胞核內的復制模板cccDNA起作用,這是核苷類藥物主要缺點。還有一個缺點是,長期口服NAs后,容易出現抗藥性,如果隨意停藥,體內病毒又會反彈,副作用會隨著服用時間延長而相對于增加。
干擾素,并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抗病毒藥物,它主要是間接對細胞起到抗病毒療效。干擾素同樣是一種抑制乙肝病毒復制藥物,主要在抑制乙肝病毒蛋白質合成來起效,沒有對乙肝病毒復制模板cccDNA有任何清除或抑制作用。因為干擾素屬于非特異性的,所以,往往慢性乙肝患者(CHB)對其應答偏低,副作用要比NAs大很多,包括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以及容易疲勞、流感樣癥狀發生,但是,干擾素的持續抑制病毒效果比NAs更好,獲得的表面抗原消失率會比NAs高。
通過小番健康介紹,目前NAs或IFN方案是各有千秋,但整體上對肝細胞核內的cccDNA都沒有直接或間接作用。干擾素應用很廣,具有廣譜性,主要分IFN-α、IFN-β、IFN-γ三種類型,其中IFN-α可以起到抗病毒效果。從統計數據上,e抗原陽性慢性乙肝患者使用干擾素療效會更為顯著。
干擾素一個方面能夠誘導多種抗病毒蛋白,阻止乙肝病毒核酸和蛋白合成,進而完成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干擾素可以機體免疫力,即增強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活力來起到抗病毒作用。當然,干擾素缺陷主要是,藥物濃度偏低是容易出現病毒反彈,而藥物濃度偏高時可以導致各種副作用,包括頭痛、寒戰、肌肉痛以及發熱等。
再比較NAs中的一線藥物恩替卡韋,恩替卡韋可以抑制因為長期口服拉米夫定而耐藥的情況,屬于挽救治療方案中的首選藥。恩替卡韋適應癥是,轉氨酶水平持續升高或體內乙肝病毒復制十分活躍,以及在肝組織學檢查存在明顯活動性病理的慢性乙肝患者。恩替卡韋之所以耐藥率低,主要是因為能夠引發恩替卡韋耐藥,必須至少存在三個基因位點同時變異。
所以,恩替卡韋目前是一線藥物,高耐藥屏障是其優點,特別是《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提倡的初始治療選擇低耐藥特性。當然,恩替卡韋獲得e抗原血清學轉換時間很長,目前從統計數據上,不是很多見長期口服恩替卡韋可以實現e抗原消失,e抗體轉陽,在長期口服恩替卡韋往往療程難以確定,通常是長期服用的。
還有一種就是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即丙酚替諾福韋片(TAF)。TAF對比恩替卡韋具有比較好的靶向性,進入人體胃腸道不容易被分解掉藥物活性,吸收比較快。丙酚替諾福韋片在臨床試驗中,副作用主要有頭痛、惡心、失眠、咳嗽、腹瀉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大多數TAF的副作用都屬于輕度。
小番健康注意到,目前乙肝藥物研發方向,化藥比較少,但是在治療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作用;反觀乙肝生物藥其實是比較普遍的,但多集中在疫苗或者干擾素方向。通過介紹,相信能夠對乙肝一線治療藥物有更加深刻認識,有助于今后聽得懂臨床醫生的話,或聽得懂醫藥技術研發人員在藥品設計、仿制過程的一些考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