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19-06-09 23:14: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慢乙肝臨床治愈的概念從2015年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開始,逐漸得到普及和廣泛認可,中國專家圍繞慢乙肝臨床治愈開展了大量探索性研究。2018年4月19日,由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發起設立的“中國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珠峰)工程項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為造福更多慢乙肝患者,實現臨床治愈夢想而努力。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主任高志良教授應《雨露肝霖》邀請,為我們分享我國在慢乙肝臨床治愈方面所做的努力,詳見下文詳細訪談內容。
慢乙肝臨床治愈的概念是在2015年版中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中提出,即部分合適的群體應追求臨床治愈。2017年EASL指南也把表面抗原清除作為功能性治愈的概念[2]。2018年AASLD指南提出表面抗原清除是可以達到功能性治愈的[3]。所以現在全世界基本達成共識,對于慢乙肝患者在合適的情況下是可以追求功能性治愈的。
中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數量多,是肝炎大國。而治療乙肝已經有很好的抑制病毒的藥物,但這些藥物無法完全清除病毒?,F在國內外,特別是中國的專家,開展了許多探索性的研究,包括OSST研究[4]、New Switch研究[5]和Icure研究[6]等,發現核苷經治的患者序貫或者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治療,可以達到比單藥療法高幾倍的表面抗原清除率(即臨床治愈率)。
因此在此基礎上,由中國肝炎防治肝基會牽頭,全國著名的專家論證,發起了“中國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珠峰)工程項目”。該項目自2018年4月19日在人民大會堂啟動以來,至今為止,大約有240多家醫院參與,共有1000多名醫生在珠峰項目里做出貢獻。目前為止,一年多的時間,已經入組了2000多例患者(90%以上患者還未完成治療療程),已有治療療效與探索性研究結果一致,大約已經治愈120例患者,24周的表面抗原清除率已達到16%,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
我們的目標是在三年內入組三萬例核苷經治的慢乙肝患者,爭取治愈一萬例,這個意義在于,第一是大健康中國的建設需要治愈更多的慢乙肝患者,第二是在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過程中,這也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能夠通過全社會的參與將慢乙肝達到功能性治愈,肝癌的發病率就會顯著下降,所以這個項目的意義非常重大。(來源:雨露肝霖)
參考文獻:(可上下滑動查看)
[1] 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J]. 中華肝臟病雜志, 2015, 23(12): 888-905.
[2] Lampertico P, Agarwal K, Berg T, et al. EASL 2017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 J Hepatol. 2017, 67(2): 370-398.
[3] Terrault NA, Lok ASF, McMahon BJ, et al. Update on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ASLD 2018 HepatitisB Guidance. Hepatology, 2018, 67(4): 1560-1599.
[4] Ning Q, Han M, Sun Y, et al. Switching from entecavir to PegIFN alfa-2a in patients with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a randomised open-label trial (OSST trial)[J]. J Hepatol, 2014, 61(4): 777-784.
[5] Hu P, Shang J, Zhang W, et al. HBsAg Loss with Peg-interferon Alfa-2a in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Partial Response to Nucleos(t)ide Analog: New Switch Study[J]. J Clin Transl Hepatol, 2018, 6(1): 25-34.
[6] Gao ZL, et al. AASLD 2018; Abstract 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