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1-11-05 16:33: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我們首先應該來了解一下乙肝抗體到底是什么?
乙肝抗體,顧名思義就是針對乙型肝炎的抗體。最常見的有三種抗體,即表面抗體(抗-HBs)、E抗體(抗-HBe)和核心抗體(抗-HBc)。表面抗體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刺激到人體免疫系統后形成的抗體。它能有效地抵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侵襲,中和掉乙肝病毒的感染力。
在了解了乙肝抗體究竟是什么后,我們就來解決乙肝抗體為什么會“消失”的問題。
之所以乙肝抗體打不上去,甚至檢查了都幾乎沒有,是因為由于人與人之間的體質有所不同,疫苗的生產工藝也有所不同。所以,在接種疫苗過后就會出現抗原無法刺激到免疫系統的情況。無法刺激到免疫系統,我們的身體里就無法產生有效的抗體來抵御乙肝病毒對身體的傷害。
此外,還有一些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也有可能會影響到乙肝抗體的正常產生,像抽煙、喝酒、熬夜等。
所以,為了確保身體的的確確有了乙肝抗體,還是建議大家在接種乙肝疫苗1-2個月后進行“乙肝兩對半”的檢測。如果“乙肝兩對半”定性檢測的五項結果全陰性,或者定量檢測的乙肝表面抗體水平<10mIU/ml,稱為“無應答”,即沒有抗體。如果乙肝表面抗體水平在10~99mIU/ml,則被稱為“低應答”或“弱陽性”。這樣的數據就表示有抗體,但是水平非常低。這時,我們就需要到醫院接種加強針或者選用與以前不同的乙肝疫苗進行再次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