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網站地圖

當前位置:首頁 > 乙肝病毒 > 乙肝新聞 > HBsAg高水平慢乙肝患者基于聚乙二醇干擾素α的間歇治療終獲臨床治愈

HBsAg高水平慢乙肝患者基于聚乙二醇干擾素α的間歇治療終獲臨床治愈

時間:2022-10-08 09:13: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導讀:林妍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指導專家:謝堯教授   編者按:為了更好提高肝病相關救治水平,總結慢乙肝臨床治愈經驗,由北京陳菊梅公益...

林妍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指導專家:謝堯教授

HBsAg高水平慢乙肝患者基于聚乙二醇干擾素α的間歇治療終獲臨床治愈

編者按:為了更好提高肝病相關救治水平,總結慢乙肝臨床治愈經驗,由北京陳菊梅公益基金會主辦,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病相關感染協作組提供學術支持,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愈見乙肝2022慢乙肝臨床治愈病例賽”已在全國陸續開展,旨在為肝病感染相關醫務工作者搭建學習交流平臺,推動我國慢乙肝臨床事業的發展。目前已推選出全部的優秀臨床治愈病例,我們將持續關注病例賽的進程。

本期,將與大家分享參選此次病例賽的最后一個優秀案例:一例核苷經治應答不佳的HBsAg高水平慢乙肝患者應用基于聚乙二醇干擾素α(PEGIFNα)的間歇治療后實現HBeAg血清學轉換和HBsAg血清學轉換的病例。

病歷簡介

患者姓名:劉XX

性別:男

年齡:36歲

主訴:自幼發現HBsAg陽性,經TDF治療1年應答不佳

現病史:患者經母嬰垂直傳播致HBsAg陽性,其間無特殊不適,間斷肝功能異常,未予以抗病毒治療。1年前就診當地縣醫院發現:HBVDNA5.55×106^8IU/mL、HBsAg26522.70IU/mL、HBeAg1352.77S/CO、ALT265.00U/L、AST157.10U/L,予TDF300mgpoqd治療。

個人史:否認吸煙、酗酒史。

既往史:否認其他疾病病史及藥物過敏史等。

家族史:其母HBsAg和HBeAg均陽性;否認腫瘤、精神疾病家族史。

查體:生命體征正常,無明顯慢性肝病體征;心肺查體未見異常;腹部查體無異常。

開始治療時間:2018年2月

治療前檢查結果:

病毒學:HBVDNA:9210IU/mL;

血清學:

HBsAg:16102.2IU/mL;HBsAb:0.03mIU/mL;

HBeAg:599.13S/CO;HBeAb:4.51S/CO;

生化學:ALT:17.9U/L;AST:21.5U/L;

腹部彩超:肝實質回聲偏粗

其他檢測:HBV耐藥檢測結果均為陰性,血常規、腎功能等檢查均無異常

診斷: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TDF治療應答不佳

治療方案

圖片1.png

注:TDF:替諾福韋酯;PEGIFNα:聚乙二醇干擾素α;

治療過程

01 前期治療

患者經母嬰垂直傳播致HBsAg陽性,2017年2月于當地縣醫院進行TDF單藥抗病毒治療,治療1年后HBVDNA、HBsAg、HBeAg仍處于高水平,提示對TDF單藥治療應答不佳。為盡早實現病毒抑制,追求臨床治愈的目標,從而減少肝硬化和肝癌發生,針對患者指標情況及核苷經治應答不佳情況,考慮采用NA聯合PEGIFNα的治療策略。

02 后續治療

聯合治療30周,HBVDNA下降>2lgIU/mL,HBsAg下降>1lgIU/mL,HBeAg下降>1lgS/CO

HBVDNA:32.6IU/mL;

HBsAg:1529.5IU/mL;HBsAb:0.04mIU/mL;

HBeAg:12.28S/CO;HBeAb:3.76S/CO;

ALT:39.8U/L;AST:33.3U/L;

44周,HBVDNA低于檢測下限,獲得完全病毒學應答,HBsAg、HBeAg持續下降

HBVDNA<20IU/mL;

HBsAg:682.4IU/mL;HBsAb:0.03mIU/mL;

HBeAg:6.32S/CO;HBeAb:1.26S/CO;

ALT:42.5U/L;AST:33.6U/L;

58周,由于HBsAg、HBeAg下降停滯進入平臺期,決定采用間歇治療策略,暫停PEGIFNα,采用TDF單藥維持治療

HBsAg:669.9IU/mL;HBsAb:0.04mIU/mL;

HBeAg:6.26S/CO;HBeAb:1.31S/CO;

ALT:17.9U/L;AST:21.5U/L;

71周,HBsAg、HBeAg有下降趨勢,恢復PEGIFNα與TDF聯合治療

HBsAg:522.9IU/mL;HBsAb:0.06mIU/mL;

HBeAg:5.16S/CO;HBeAb:1.31S/CO;

96周,HBsAg大幅下降,HBeAg轉陰、HBeAb轉陽,獲得HBeAg血清學轉換

HBsAg:26.6IU/mL;HBsAb:0.03mIU/mL;

HBeAg:0.86S/CO;HBeAb:0.52S/CO;

122周,獲得HBsAg清除、HBsAb轉陽,實現HBsAg血清學轉換

HBsAg:0.04IU/mL;HBsAb:15.35mIU/mL;

HBeAg:0.32S/CO;HBeAb:0.05S/CO;

鞏固治療24周至146周,HBsAb上升至700mIU/mL以上,停藥

HBsAg:0.03IU/mL;HBsAb:729.3mIU/mL;

HBeAg:0.12S/CO;HBeAb:0.02S/CO;

停藥隨訪至205周,維持HBsAg血清學轉換,HBsAb仍維持較高水平

HBsAg:0.02IU/mL;HBsAb:532mIU/mL;

HBeAg:0.21S/CO;HBeAb:0.02S/CO;

ALT:17U/L;AST:19.1U/L;

指標變化

治療過程中血清學相關指標的變化

圖片3.png

治療過程中HBsAg和HBsAb的變化

圖片4.png

治療過程中HBsAg和ALT的變化

圖片5.png

病例總結

該病例是HBVDNA、HBsAg和HBeAg均高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期經TDF治療一年應答不佳,為進一步追求臨床治愈,故采取NA聯合PEGIFNα治療的策略。TDF+PEGIFNα聯合治療44周,HBVDNA、HBsAg和HBeAg水平較基線均大幅下降,HBVDNA低于檢測下限,獲得完全病毒學應答;但58周HBsAg下降進入平臺期,為了追求更好的臨床結局,決定采用間歇治療策略,故暫停PEGIFNα,維持TDF單藥治療,以期恢復HBV特異性CD8+T細胞功能;71周HBsAg有下降趨勢,恢復聯合治療;96周獲得HBeAg血清學轉換;122周獲得HBsAg血清學轉換;為追求持續的臨床治愈,繼續鞏固治療24周,146周時HBsAb上升至700mIU/mL以上,停藥。停藥隨訪至205周,HBsAb仍維持在500mIU/mL以上,對患者起到較好保護作用,極大改善其遠期結局。

總結幾點:

1、對于NAs應答不佳的慢乙肝患者,可以聯合PEGIFNα進行治療。

2、PEGIFNα治療期間當HBsAg、HBeAg下降出現停滯時,應采取間歇治療。

3、追求臨床治愈的患者,可考慮延長治療,療程應大于48周。

4、為實現HBsAg清除持久應答,應該進行12-24周的鞏固治療。

5、為獲得持久性臨床治愈,往往需要多種方式結合,如聯合、間歇、延長及鞏固治療。

醫生簡介

1.png

林妍潔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北京大學醫學部地壇醫院教學醫院碩士研究生

師從謝堯教授,專業主攻方向為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制、預防和臨床治療

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及核心期刊論文數篇,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并多次在傳染病相關學術論壇或會議進行病例匯報及壁報交流

獲北京大學優秀醫學生獎學金,北京大學“三好學生”、“優秀團員”榮譽稱號等

專家簡介

謝堯教授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肝病二科主任

教授,醫學博士,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北京醫學會病毒學分會委員,中華肝臟疾病雜志編委,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實用肝臟病雜志、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編委

研究方向為病毒性肝炎的發病機制、臨床治療和預防的研究,對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個體化治療具有豐富的經驗

近五年承擔北京市科委、首都醫學發展基金重大、重點項目,“十一五”專項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5項,近五年發表相關論文80余篇

全面負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肝病二科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

往期內容請點擊

【愈見乙肝2022】同時存在乙肝及肝癌家族史的年輕肝衰竭慢乙肝患者經過核苷類似物序貫聯合聚乙二醇干擾素α系統治療終獲乙肝臨床治愈

【愈見乙肝2022】長期核苷治療仍進展為肝癌的慢乙肝患者術后采用聯合抗病毒治療獲臨床治愈且長期無復發

【愈見乙肝2022】HBsAg高水平的慢乙肝患者經適當延長治療獲得HBsAg血清學轉換,且肝組織學得到顯著改善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整理于網絡,僅供參考,如果對您有幫助,留下您的閱讀感言吧!
相關閱讀
  • 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報道

    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年會報道

    2011年2月17-20日,第21屆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年會在泰國曼谷召開,3885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肝病學者參加此次大會,其中中國學者834位。本報特派記者親臨會場,第一時間發回報道,.....
  • 歐洲肝病學會乙肝防治指南譯本

    歐洲肝病學會乙肝防治指南譯本

    本文旨在更新推薦意見,以優化慢性HBV 感染的管理。本CPGs 并未充分涉及預防包括疫苗接種。此外,盡管認識得到提高,但不確定的領域仍然存在,因此,臨床醫師、患者以及公共衛生部門必須繼續基于不斷.....
網友評論
本類排行
相關標簽
本類推薦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友情鏈接 | Sitemap |

乙肝保健網 Copyright@ 2020-2023 www.jx-aj.com 備案號:粵ICP備15039586號
本站資料均來源互聯網收集整理,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跟我們聯系。

關注微信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