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2-09-14 09:10:00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編者按:GSK3228836(GSK836,Bepirovirsen)是由GSKBiologicals和IonisPharmaceuticals共同研發的用于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反義寡核苷酸藥物,目前處于臨床II期階段。最近在ClinicalPharmacologyinDrugDevelopment上發表了臨床前及I期研究結果,顯示健康受試者給予單劑和多劑GSK836后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良好的PK特性。2021年10月在NatureMedicine上發表的IIb期研究表明GSK836能快速有效降低初治和經治慢乙肝患者的HBsAg水平;今年EASL2022大會上披露的IIb期研究B-clear中期結果再次證實了GSK836對初治和經治慢乙肝患者HBsAg的有效作用,但兩項II期研究也均顯示GSK836停藥或減量后HBsAg會出現回升,GSK836的持久療效有待進一步研究。
研究一 GSK836在HBV轉基因小鼠和健康受試者中的臨床前及I期研究結果
研究方法
01 臨床前研究
在穩定表達HBV的HepG2.2.15細胞中給予16-250nM的GSK836,給藥后96小時分離并測量HBVRNA、HBVDNA和相關病毒蛋白水平。7-12周齡的雄性HBV轉基因小鼠皮下注射22mg/kg/wk、50mg/kg/wk的GSK836或生理鹽水,連續給藥4周,最后一次給藥后3天處死小鼠,測量肝組織中HBVRNA和HBVDNA水平以及血清中HBsAg和HBeAg水平。
02 I期研究
單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期研究共納入28例健康受試者,其中16例參與單劑量研究,以3:3:3:3:4的比例分別皮下注射75mg(隊列A)、150mg(隊列B)、300mg(隊列C)、450mg(隊列D)GSK836或安慰劑治療,隨訪30天;12例受試者參與多劑量研究,以3:3:3:3的比例在第1、4、8、11、15和22天分別皮下注射150mg(cohortM1)、300mg(cohortM2)、450mg(cohortM3)GSK836或安慰劑共6劑,治療結束后隨訪13周。評估單劑量和多劑量給藥后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
研究結果
01 臨床前研究
GSK836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降低了HepG2.2.15細胞培養物中總HBVRNA、HBVDNA以及HBsAg、HBeAg水平,其降低HBVRNA的半數有效濃度為31nM。HBV轉基因小鼠接受50mg/kg/wkGSK836后,肝臟HBVRNA和HBVDNA分別減少了90%和99%;血清HBsAg和HBeAg水平呈劑量依賴性降低并在4周測試期間維持較低水平,其中血清HBsAg最大降幅達99%(2log)。臨床前轉基因小鼠模型顯示,減少90%的HBsAg水平的有效劑量約為20mg/kg,相當于人血漿PK暴露劑量280mg(4mg/kg),以上數據將支持臨床劑量的選擇。
HBV轉基因小鼠接受生理鹽水或GSK836(Bepirovirsen)治療4周后HBsAg水平呈劑量依賴性降低
02 I期研究
單劑量及多劑量下所有劑量水平的GSK836均被迅速吸收并分布到外周組織,Tmax為3-8小時,Cmax和AUC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加。多劑量組中第一次和第六次給藥后血漿暴露量、濃度-時間曲線相似,表明重復給藥后不存在藥物蓄積(第22天達穩態)。GSK836在體內消除緩慢,平均終末血漿半衰期為22.4-24.2天。在給藥后的最初24小時內,原形藥物的腎消除<2%給藥劑量,與單劑量相比,多劑量給藥后觀察到更高的尿排泄,表明存在累積尿排泄。
健康受試者中GSK836的血漿PK參數(單劑量和多劑量隊列)
所有隊列中共報告了197例治療中出現的AE,單劑量和多劑量隊列相似,所有AE中99%為輕度,65%為局部注射部位反應,如注射部位疼痛、壓痛、紅斑、瘙癢或腫脹等。單劑量隊列中5例受試者(5/12)和多劑量隊列中6例受試者(6/9)出現C-反應蛋白(CRP)水平無癥狀升高至>10mg/L的不良事件。所有受試者中有5例(5/21)出現ALT升高至正常值上限,但均無臨床癥狀并在隨訪期間恢復至基線水平。
研究結論
健康受試者以單劑和多劑形式給予GSK836后顯示出可接受的安全性和良好的PK特性,支持進一步在慢乙肝受試者中評估每周劑量高達450mgGSK836的療效。
研究二 GSK836在慢乙肝患者中的II期隨機對照研究結果
研究方法
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II期研究(NCT02981602)從香港和韓國的七個研究中心納入31例血清HBsAg≥50IU/mL的慢乙肝患者,其中24例初治患者隨機分配至GSK836150mg(n =6)、300mg(n =12)或安慰劑組(n =6),7例NA經治患者隨機分配至GSK836300mg(n =5)或安慰劑組(n =2),所有劑量組患者分別于第1、4、8、11、15、22天皮下注射給藥共6劑,治療完成后隨訪26周,初治患者在隨訪期間接受NA治療,經治患者在整個研究期間接受NA治療。評估GSK836治療后的安全性和療效。
研究結果
TEAEs大多為輕度或中度,最常見的TEAE為注射部位反應。初治患者中,GSK836和安慰劑組分別有61.1%(11例)和50.0%(3例)經歷了一次或多次TEAE;NA經治患者中,GSK836和安慰劑組分別有60.0%(3例)和50.0%(1例)經歷了一次或多次TEAE。慢乙肝患者在首劑GSK836后觀察到CRP升高,第4天達峰值,第8天基本恢復。GSK836治療組有8例初治患者和3例NA經治患者出現短暫的、可自行緩解的ALT急性升高(≥2×ULN)。
初治患者中,第29天300mg組、150mg組HBsAg相比基線平均下降1.56log10 IU/mL和0.50log10 IU/mL,300mg組中有50%(6例)獲得HBsAg下降≥1.0log10 IU/mL,其中3例下降≥3.0log10 IU/mL,2例獲得HBsAg清除。1例HBsAg清除患者第85天可檢出HBsAg水平為0.14IU/mL;另1例HBsAg清除患者第140天可檢出HBsAg水平為0.14IU/mL。第29天300mg組、150mg組HBVDNA相比基線平均下降1.66log10 IU/mL和0.38log10 IU/mL,300mg組中6例HBsAg下降≥1.0log10 IU/mL的患者其HBVDNA下降>0.5log10 IU/mL,3例HBsAg下降≥3.0log10 IU/mL的患者其HBVDNA下降>3log10 IU/mL,其中1例實現HBVDNA陰轉。
NA經治患者中,第29天300mg組HBsAg相比基線平均下降1.99log10 IU/mL,4例完成300mg治療的患者中有3例HBsAg下降≥3.0log10 IU/mL,其中2例獲得HBsAg清除(1例在第29天,1例在第36天)。1例HBsAg清除患者第85天可檢出HBsAg水平為0.14IU/mL,另1例HBsAg清除患者第211天可檢出HBsAg水平為0.12IU/mL。
HBeAg陽性和陰性患者的HBsAg、HBVDNA水平均有下降,但HBeAg陰性相比陽性患者在基線的HBsAg和HBVDNA水平更低,治療后下降幅度也更大。
血清HBsAg和HBVDNA的變化
研究結論
GSK836可誘導初治和NA經治慢乙肝患者HBsAg的快速下降,結合良好的安全性,值得進一步在更大的慢乙肝患者群體中研究該產品的更優劑量、療程和持續療效。
研究三 GSK836治療核苷經治和初治慢乙肝患者的IIb期中期研究結果
研究方法
多中心、隨機、部分雙盲(研究者非盲)、平行隊列IIb期研究(B-Clear,NCT04449029)納入227例NA經治和230例初治慢乙肝患者,經治和初治患者均以3:3:3:1的比例隨機分配至隊列1-4,接受不同劑量和療程的GSK836或安慰劑治療,具體分組和給藥方案如下,在24周評估達到HBsAg<LLOQ且HBVDNA<LLOQ的患者比例及安全性。
研究結果
核苷經治患者中,隊列1-4分別有28%、17%、9%和14%的患者實現HBsAg<LLOQ且HBVDNA<LLOQ;3%的患者報告了嚴重的AEs(SAEs),而與治療相關的SAEs發生率<1%,各治療組間AEs無臨床意義差異。
核苷經治患者不同時間點HBsAg<LLOQ、≥LLOQ-<100IU/mL、≥100IU/mL的患者百分比
初治患者中,隊列1-4分別有29%、13%、7%和0%的患者實現HBsAg<LLOQ且HBVDNA<LLOQ;4%的患者報告了嚴重的AEs(SAEs),1%的患者報告了治療相關的SAEs,各治療組間AEs無臨床意義差異。
初治患者不同時間點HBsAg<LLOQ、≥LLOQ-<100IU/mL、≥100IU/mL的患者百分比
研究結論
300mgGSK836持續給藥24周可使28%的核苷經治患者和29%的初治患者實現HBsAg清除和HBVDNA陰轉,但從2-3組結果可發現,GSK836減量或停藥,HBsAg清除的患者會逐步發生HBsAg復陽,目前也正在評估這種應答的持久性。
有關GSK836的其他聯合研究進展
肝霖君有話說
本文兩項IIb期研究均顯示GSK836能快速并顯著降低HBsAg水平并使相當比例的患者實現HBsAg清除,基于此,網絡上一片GSK836可以治愈乙肝,乙肝特效藥出現的激進聲音出現。肝霖君不得不進行科學且冷靜的分析,從GSK836減量治療或停藥隨訪期間可觀察到HBsAg復陽,持久性有待考察。GSK負責藥物開發的副總裁Corsico博士也指出:能否取得最終的功能性治愈,還需要評估該療法的效果是否持久。
隨著慢乙肝臨床治愈的快速發展和深入探索,臨床治愈的持久性也越來越受關注。多項研究證實,基于(PEG)IFNα治療獲得HBsAg清除后持久性良好,鞏固治療時間、治療結束時HBsAb水平、HBcAb水平等與HBsAg清除持久性相關(相關鏈接)。目前GSK836聯合PEGIFNα和NA的IIb期研究正在進行當中,這是一項覆蓋11個國家的全球多中心、隨機、開放標簽研究,已完成招募工作;此外,GSK836聯合治療性疫苗GSK3528869A或GSK4388067A的II期研究正在招募中,GSK836聯合PAPD5/7抑制劑GSK3965193的I/II期研究也在招募中,以期進一步提高臨床治愈率。
參考文獻
[1] HanK,TheodoreD,McMullenG,et al.PreclinicalandPhase1AssessmentofAntisenseOligonucleotideBepirovirseninHepatitisBVirus-TransgenicMiceandHealthyHumanVolunteers:SupportforClinicalDoseSelectionandEvaluationofSafety,Tolerability,andPharmacokineticsofSingleandMultipleDoses. ClinPharmacolDrugDev.2022Aug16.Epubaheadofprint.
[2]YuenMF,HeoJ,JangJW,etal.Safety,tolerabilityandantiviralactivityoftheantisenseoligonucleotidebepirovirsen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aphase2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NatMed.2021Oct;27(10):1725-1734.
[3] LimSG,PojogaC, JanssenH,etal.Efficacyandsafetyofbepirovirseninpatientswithchronic hepatitisBvirusinfectionnotonstablenucleos(t)ideanalogue therapy:interimresultsfromtherandomisedphase2bB-Clear study.EASL2022.Abstract(SAT452).
[4] YuenMF,PlesniakR,LimSG,etal.Efficacyandsafetyofbepirovirseninpatientswithchronic hepatitisBvirusinfectiononstablenucleos(t)ideanalogue therapy:interimresultsfromtherandomisedphase2bB-Clear study.EASL2022.Abstract(SAT453).
往期內容請點擊
【中國派擷萃】謝青教授:從在研新藥看未來慢乙肝臨床治愈方案(內附完整視頻)
【新藥進展】乙肝新藥JNJ-73763989的I期及IIa期聯合用藥結果發表
【EASL2022速遞】乙肝新藥AB-729研究進展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