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保健網:為廣大乙肝患者公益分享健康注意事項
時間:2020-05-19 17:52:12
人氣:
編輯:乙肝新聞
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國外名為富馬酸替諾福韋艾拉酚胺,一種核苷類藥物(NAs)適用于成人慢性乙肝初始治療用藥。外界對TAF傳出“神藥”,那么,這種新型核苷類藥物是否真的有這么神奇,能夠徹底治愈慢性乙肝?
小番健康提醒,傳言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是一種神藥,其實是一種言過其實的說法,TAF承接了NAs的特點,醫學界也證實NAs可以影響乙肝病毒復制,起到強效抑制作用。在TAF之前,還有一種更早上市的TDF,即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目前也是乙肝一線藥物,具有低耐藥率和強效抑制乙肝病毒復制能力。
而TAF近似于TDF的升級版,在相比TDF來講,TAF的起效劑量很少,大約只需要TDF的十分一就可以達到強效抗病毒作用。低耐藥率依然是醫學界關注NAs設計改善的重點,由于早期拉米夫定(LAM)第二年抗病毒就會出現病毒學反彈,改善耐藥問題,也就成為NAs設計的焦點,而TDF和TAF在耐藥方面都已經做到比較完善,即長期服用基本不發生耐藥。
ETV、TDF以及TAF都是目前一線藥,是指南推薦的初始治療首選抗病毒藥物,但是,例如ETV或TDF如果長期服用后,可以對人體的骨密度和腎臟產生不良影響,涉及長期用藥安全性問題。如果對比TDF,TAF長期服用對人體的腎小管傷害以及骨質影響都很低,可以認為是一種長期服用比較安全的核苷類藥物。
比如,長期服用TDF期間,是必須定期監測尿素、肌酐以及血磷等,主要也是由于TDF在臨床試驗中觀察到對骨骼和腎臟的損害,但TAF則沒有這種安全性問題。如果對比TDF的抗病毒作用,小番健康前面也提到,TAF只要十分一的TDF劑量就可以起效,所以,在抗病毒能力方面,TAF具有更強效抑制體內病毒復制。
那么,讀者比較關心的TAF可以治愈乙肝嗎?是否需要立即將原先抗病毒藥物換成TAF呢?小番健康提醒,從藥學原理上,TAF屬于核苷類藥物,而核苷類主要是抑制病毒復制,而對cccDNA沒有任何影響,所以TAF只是一種強效、超低劑量抑制病毒藥物,并不是治愈藥,也沒有外界傳的那么神奇。
是否可以立即更換為TAF繼續抗病毒,小番健康認為,還是聽肝病臨床醫生的指導規范用藥,當前的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都是一線藥,不提倡盲目更換(可見乙肝防治指南)。尤其是孕期婦女能否繼續使用核苷類藥物,應及時反饋肝病臨床醫生,因為許多藥物并沒有關于孕期女性的使用數據,所以,若是孕期使用了TAF,也同樣可能存在安全性風險。
原理上,TAF的安全性是目前核苷類藥物中最高的,對其對胎兒影響尚缺乏臨床試驗數據支持。走出乙肝神藥的誤區,富馬酸丙酚替諾福韋(TAF)也是一種強效抑制的核苷酸類藥物,并不是徹底清除體內乙肝病毒藥物,一旦自行停藥,可以造成病毒學反彈。所以,小番健康提醒,在對藥物安全性認識上,應該聽從臨床醫生指導。(非臨床毒性解讀)